Search

等了好一陣子,終於等到擎天崗好天氣,一早從北投店裡出發,搭230到 「陽明山」轉108遊園公車,順利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等了好一陣子,終於等到擎天崗好天氣,一早從北投店裡出發,搭230到 「陽明山」轉108遊園公車,順利的趕上今年芒草季的尾巴~

[以下為觀光的批評文,不喜請跳過]

好幾年前、我們家《途中》剛開的時候,我第一次從北投上山、一樣在陽明山站換車去擎天崗 . .
但在陽明山站下車後,因為淡季沒什麼遊客可以問路,我硬是花了10來分鐘,才找到在 100公尺外的 “108公車陽明山站”

是的,下車的站牌沒有路標或告示,站名明明也叫 “陽明山”,但就是沒看到 108 公車 . . 更別提外文的告示了~

幾年過去了,看起來有什麼改變或進步嗎?
這狀況只會發生在 “陽明山國家公園”、在台北?
還是台灣有太多太多的地方,觀光的基礎建設都對旅客不夠友善?

這幾年,台灣喊著「觀光立國」、喊著「智慧觀光」、喊著「地方創生」、喊著「永續經營」 . . 但實際上許多的基礎建設,都還是停留在 “只要有就好” 的程度;
不願務實的從基本開始改進、開始累積,只求速效的成果、甚至數字上的成果,喊那些華麗的名詞真的能有多大的效果嗎?

再加上這幾年不斷的補助、補助、再補助,預算都撒出去了,未來這幾年政府到底還有多少資源可以去 “發展觀光” 呢?

是的,疫情之前台灣的入境旅客每年在成長,但實際上那並不見得是台灣表現有多好,因為整個亞洲、甚至全世界的觀光客都在增加 . . 而台灣的觀光逆差更是每年創新高!

疫情如果順利過去了,台灣真有辦法吸引更多外籍旅客來訪嗎?
又或是邊境一開放,台灣人就拼命的往日本跑、往韓國跑、往東南亞跑,然後連這波的「國旅報復性反彈」都會被打回原形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西卡大叔 (Sicaa),一個熱愛旅行、喜熱自由的中年背包客 在經歷了背包旅行、打工度假、網路創業、海外志工 . . 等不同的旅程後,如今正在『Hostel 創業』的這段旅程上前進著
關於旅行、關於創業、關於 Hostel (青年旅舍) 的大小事 . . 還有中年大叔的碎
View all posts